一、我国货车交通安全管理的运行体系 1. 准入退出的制度体系 - 以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其实施条例为根基,构建起层级分明、内容完备的登记管理制度体系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导机动车登记管理,《机动车登记规定》为核心,众多规范标准为支撑。涵盖新车准入认证、注册登记、在用车检验及强制报废等环节,形成货车行驶全流程闭环安全管理机制。在货车生产端,工信、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据相关规章和标准管理;登记端,公安部门以特定行业标准操作;检验端,公安、交通运输、市场监管等部门整合资源明确年检项目。《机动车报废标准规定》也清晰界定了货车报废条件,从多环节保障货车源头安全。 2. 执法管控的运行体系 -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规范且严格执法,强化路检路查,打击货车交通违法,并出台《货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现场查处工作指引(试行)》规范流程。同时与多部门协同,在源头治理方面,共享车辆信息,强化注册登记查验,对违规企业约谈警告与曝光;在路面执法方面,联合查处超限超载、非法改装等违法,借助企业平台监控货车运行,压实货运企业主体责任,提升货车运行安全管理效能。 3. 路面通行的组织体系 -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货车特性优化交通组织与设施设置。公路交通中,高速公路推行货车靠右行驶提升通行效率;城市道路交通里,采用时间与区域限行政策减少高峰期干扰。针对货车右转盲区事故,推行“右转必停”、盲区涂装提示及警报提醒等举措,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。 二、当前货车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 1. 货运需求与交通风险的矛盾 - 我国道路货运角色关键,货运量与周转量持续攀升,货车重型化、列车化趋势显著。然而,货车交通肇事突出,致死率高,交通事故伤亡后果严重,货运需求增长与货车交通高风险态势并存。 2. 货运成本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 - 货运行业长期低价恶性竞争,致使货车违规生产、非法改装及多种违法现象频发,与道路交通安全相悖,也不符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,成为发展短板。 3. 货车运行与执法管控的矛盾 - 货车违规生产、非法改装及衍生违法涉及多部门且专业性强,部门联动不足与执法队伍素养不高难以应对。同时,货车技术发展带来新需求,传统管控模式难以满足货物运输与道路通行组织需求。 三、新时代加强货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. 聚焦多元协同,强化顶层设计 - 构建“政府主导、企业主责、车主主管”责任体系,明确各级安全责任。建立部门联动横向协同机制,以制度、信息、行动为依托,强化工信、公安、交通运输、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,贯通货车全生命周期管控,实现全流程、全覆盖管理。 2. 聚焦生产使用,强化源头治理 - 生产管理方面,联合工信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依托车辆公告与登记制度,强化货车公告与产品准入管理,整治生产一致性,运用召回制度保障产品质量。使用管理方面,联合交通运输、应急管理等部门,加大对货运企业、货场检查力度,借助企业平台与装载制度,监管货车动态运行,消除交通安全隐患。 3. 聚焦路面运行,强化系统管控 - 车的违法治理:加强重点路段与时段管控,严厉查处货车多种重点违法行为,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打击超限超载,形成常态化高压整治态势。 - 人的教育:交通运输部门督促驾培机构规范培训,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严格考试,货运企业落实驾驶人日常教育,构建政企协同教育体系,提升驾驶人交通安全文明素养。 - 企业的画像:建立货运企业交通安全风险画像与信用评价制度,设立黑白名单信息库,奖优罚劣,强化企业源头监管。 - 货运行业企业管理: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政策制度,推动集约化、规模化、网络化发展,清理“挂靠”运营,引导行业健康发展,同时加快货车安全技术标准改进,推广先进安全技术应用,提升货车运行安全保障能力。